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

一個典型申請學簽 SP 的時間線 + 需要提供的文件清單 + 是否適合DIY評估表

 一個典型申請學簽 SP 的時間線 +
需要提供的文件清單 + 是否適合DIY評估表

昨天 (9月24日) 在另一個移民來加拿大的FB 群組,看到有香港的同路人以 Google Drive & Excel 去分享她搜集到有關Stream A&B, SP & OWP、IELTS的資料,我也被激勵去跟大家分享多一些有關這方面的資訊 - 作為一個審計、會計從業員、RCIC,耐煩地處理大量的資訊及以Excel為工具去搜集、整理資訊是一件好自然的事,同時,又看到在不同的香港移民群組中,擁抱DIY及聘用 RCIC (不是 agent)有時會出現一些矛盾、各執一詞、甚或互相批鬥,這應該跟大家參與這類平台的初心 - 大家互助互勉、圍爐取暖、資訊共享....相違背,有見及此,我也將分享的 Excel修整了一下。 除子有一個 application timeline model、comprehensive check list of documents 之外,又加了一欄 difficulty,跟 Express Entry 一樣都是一個計分制度,那可以在自我評估打分後,再決定是否在申請學簽上,需要找IRCC 幫忙 - 坊間現在有3種模式、各取所需,就像去旅遊一樣:
評分的考慮因素: 英文程度、年齡、處理資訊慎密的程度 (attention to detail, etc.)
1) DIY - 自遊行;
2) 1/2 DIY - 自遊行+旅行社代訂機票+給予意見
3) 參加旅行團
下一步,我也在整理一份 FAQ 的 database,之前也在一個前輩的公司網頁上看到,再加上不同群組在不同時空問的問題、不少有心人的解難,我會將整個申請的流程細分,再 codify:-

SP100 - Search of Study Program and School
SP200 - Collect Personal Info
SP250 - Proof of Financial Report
SP300 - Write up of Study Plan
SP400 - After Submission of Application
SP450 - Tactics for decline of application
SP500 - Before arrival and Settlement
如需要圖中的 EXCEL worksheet,可以 email / whatsapp 我,我再發出 Google Drive link
(後記: 昨天已PM了給大約150位PM我或在這帖留 "PM"的人 => 如不介意的話,可PM我? 因我在回覆的過程中,我會知道回覆了誰、未曾回覆誰,如只是在這裡留PM,我要在爬文中逐一確認,這會浪費僅餘的青春,另外,如過了幾天還未收到PM回覆,可再PM多一次,我怕有些遺漏了,謝謝體諒。)
(P.S. 利申,我是加拿大這邊的RCIC、土生土長的香港人,三年前一步到位移民過來,之前放了暑假,已有兩個月沒有在這些平台為大家解難,希望以上的資訊可以幫到你,加油! 堅持才會看到希望!)

Phone / Whatsapp: +1 437 988 0600
email: thinktankformigration@gmail.com
Managed and Directed by Cantik Chan (R710841)








50歲在香港申請學簽 - 不到一個月便審批出來 - 喜極而泣 😆 😂

 50歲在香港申請學簽 - 

不到一個月便審批出來 - 喜極而泣 😆😂

這是一個月前,一位已50歲的朋友,經我們團隊成功申請到學生簽證,
她向她的朋友推介我們的專業服務:


大家好!三天前,我的移民顧問興高采列地告訴我這個好消息 —
我的學簽批出來了!

從7月23日遞交學簽起,還以為要到9、10月才會收到通知,
個心一直蘿蘿孿,卻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,便收到這個好消息,真感恩!
我的移民顧問在接我這個case的時候,跟我說成功率只有6-7成,
因為我已50歲了,他答應會盡力而為,而我收到這封Letter of Introduction後,
我也答應他會跟我的朋友分享我這個成功的故事 —
一來是跟這裡的同路人 (特別是年紀已不是年輕的香港人)
圍爐取暖一下,互相打氣加油、
二來是要找數,就是記下我這位移民顧問朋友的功勞。


因我是通識及英語老師的關係,我的分享一定要言之有物,
那便將那移民顧問朋友給我的資料,也放在這裡作為supporting evidence.


我是一位中學老師,在兩年多前開始離"家"出走的盤算,
跟丈夫一起聘用了一位在香港的移民顧問公司,以 SUV 的方式辦移民,
已交了大部份的服務諮詢費,但現在的 SUV 最少要等多一兩年,
我們不可再等了,便在 5 月時經一家只提供報讀課程的中介,
報了Centennial明年一月入讀的 ECE,感覺一般般,
報了名之後,問多兩句都不太理睬,

之後在7月初,經朋友介紹一位在多倫多的移民顧問,
他知道我們已沒有太多餘錢去辦有關移民的申請,也因朋友的介紹,
便只是收了我不到SUV 5%的諮詢費作為申請學簽的費用,
他花了一星期的時間,了解了我的工作背景、經驗、之前報讀過的課程、
將來在香港可以晉升到的位置、再研究了 ECE 課程中的那一些知識、skillset,
可以怎樣讓我回港後可以學以致用,在職業發長上更上一層樓,
又協助修飾我的Study Plan,表達出我跟原居地 — 香港的連繫是如何的密切、
需要找什麼人來表示支持我出來進修的決定。。。
再收集其他的個人資料、財政狀況、收入來源
(可見附圖— Documents submitted to IRCC),之後:


  1. Jul 8 - Time deposit of HKD 300,000 made for 6 months per IRCC's advice
  2. Jul 23 - Body Examination - attain the information sheet for upfront medical exam
  3. Jul 23 - Submission of Application
  4. Jul 24 - Biometric Instruction - book Biometric/fingerprint collection
  5. Jul 28 - Biometric/fingerprint collection
  6. Aug 23 - "Letter of Introduction" and "Validity of Biometric Information" received🎊🍻



總之,只要堅持便會看到希望的,
我之前已被折騰了兩三年,等那SUV的結果,
一拖再拖,今次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,
無論你是DIY,或是聘用RCIC,希望你們也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到條路出來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Fig.1 - Letter of Introduction - Approval of Study Permit


Fig. 2 - Application Timeline shown at the RCIC portal


Fig. 3 - A list of Documents submitted to IRCC for SP

Fig. 4 - Screen Capture of Biometric Collection Letter showing year of birth



Phone / Whatsapp: +1 437 988 0600
email: thinktankformigration@gmail.com
Managed and Directed by Cantik Chan (R710841)

#成功申請學簽
#50歲都可以
#香港人移民加拿大
#移民加拿大
#StreamA
#StreamB
#HKpathway
#圍爐取暖
#RCIC
#ThInKTanKformigration

良禽擇木而棲 (2022年9月19日) - 全新建立協助華人移居加拿大的平台 - Think Tank for Migration

 


良禽擇木而棲 (2022年9月19日)

是時候建立這一個平台了,我們的團隊的成員各司其職 - 
升學顧問、文案大師、註冊移民顧問 (RCIC)、
註冊會計師、商業顧問、持牌房地產中介人

在三年前,我們幾位從香港來的同路人,有意建立一個團隊、智庫,
初心是為有心想離開自己原居地的華人,
可以來到加拿大繼續去追求一個安穩、自由、和平與愛的家園,
Logo中的良禽,就是在這邊常見的加拿大雁鳥,
牠們可以在這裡萬里無雲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,
而我們也希望可以協助世界各地的華人,
先是香港、中國大陸、台灣、後是東南亞的國家,
可以到這裡展開他/她們人生的新一頁。

引用 魯迅的作品其中一句,亦是我們的使命:
『肩住了窄門,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,從此幸福的度日....』

我們團隊在四年前,已開始搜集、整理、實地考察在加拿大幾個省份省提名的方法,
看看可以怎樣以最低的成本移民來加拿大,
我們那時已開始協助同路人成功申請到省提名,
一年多前,加拿大移民局專為香港人預備了救生艇及兩條河 (Stream A and B),
那就打開了一條比以往更容易、成本更低、更寬廣的移民之路。

專業諮詢服務

我們團隊暫時都是專注在為香港同路人的學簽、工簽、
PR (Stream A and B)的申請,
同步也會為不同國籍的華人,申請學簽、工簽、僱主提名工簽、
快速通道 (技術、加拿大經驗)、各省的省提名

希望之後可以在這個平台,
跟大家分享多一些有關來加拿大讀書、工作、移民、安居樂業的資訊,
讓各位同路人、朋友,可以在充足的資訊下,做一個正確的決定 
- 可以在自由的國度中、從此幸福的度日。

Phone / Whatsapp: +1 437 988 0600
email: thinktankformigration@gmail.com
Managed and Directed by Cantik Chan (R710841)

#魯迅
#香港人移民加拿大
#移民加拿大
#StreamA
#StreamB
#HKpathway
#圍爐取暖
#RCIC
#ThInKTanKformigration